
实验目的
利用虚拟场景还原真实的疫情现场,使学生掌握现场采样、调查及实验室病原确证等一系列的知识,为培养具有融合贯通和强烈创新思维的行业复合型领军人才服务。
实验环境
本实验项目可在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等多个平台展示,供教师及学生在多种场景下进行实验。
实验内容
本实验基于3D虚拟仿真技术,结合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从病例报道到实验室确证全过程,建立四个相互关联的虚拟整合实验教学模块。
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样本采集
预设虚拟交互场景,借由传染病医院与疾控中心的对话,模拟某高致病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通过虚拟互动操作和人机互动知识点设置,使学生掌握防护服穿戴、临床样本的采集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内容。
病原的实验室检测
通过人机互动操作,展示 BSL-3 实验室的空间布局、主要设备形态及放置地点,人员流动路径及物品传送路径;通过互动点选,展示临床生物样本核酸提取、纯化、PCR 扩增、核酸定量、文库构建及二代测序的原理、方法和过程。设置人机互动知识点,加深难点记忆。
查看结果
预设标准答案,串联整体,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。
在线测试
设置“流调采样”、“穿脱防护服和 BSL-3 实验室”、“测序”3 个主题10余项互动选择题,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。
实验方法
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收集,样本采集运输,核酸提取及纯化技术,体外核酸扩增技术、核酸定量、建库及二代测序技术。
实验步骤及操作流程
首先,进入“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样本采集”模块,疾控人员接到传染病医院的疫情报告后,派专业人员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。到达现场后系统展现虚拟互动场景,学生根据初步信息自行制定病例定义、选择流调问题,设计采样方案,学习防护服穿戴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管理的相关知识。
第二,进入“病原的实验室检测”模块,体验3D虚拟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,通过互动点选,了解BSL-3实验室的空间布局、重点设备、物品及人员流动路径;同时,系统将预设标准的高致病性呼吸道病毒确证实验方案和流程,通过人机交互,学生可系统性掌握样本从核酸提取、PCR 扩增到测序比对分析的全过程知识。
第三,进入“查看结果”模块,学生将综合患者临床信息、流调及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结果,给出最终结论,并通过人机互动,查看该结论是否与系统预设的答案一致。
最后,“在线测试”模块,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、临床样本采集、病原实验室检测、病原结果分析的认知和理解。
实验要求
本实验面向大学本科三年级以上预防医学、卫生检验及检疫专业学生,建议基础医学及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选修。线下教学时,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。
教学评价
我们会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完善。
教学考核
我们拟从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两个方面进行考核,并反馈学生在实验中的学习情况,具体考核内容包括:学生在虚拟平台的学习情况,关键知识点的回答以及在线测试成绩。